你好,欢迎来到企业新闻网!

这场公益培训,串起乌蒙山与武陵山

编辑:企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7/21 9:25:00


近日,来自贵州毕节市大方县和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的30位乡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教师,来汉参加由华中农业大学开办的公益培训班。本次培训主要围绕打造乡村耕读教育品牌、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耕读教育理念阐释等方面进行设计安排。

培训班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研发专家组组长陈冬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运丽,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教研培训中心书记、主任袁蓓,武汉市武昌区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教研员成芳等,从理论和实务角度分享了耕读教育的理论要义、发展趋势和实践探索。其间,参训教师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动物标本馆、耕读教育展和元宇宙实践教学空间。

乡村教师在元宇宙实践教学空间体验模拟解剖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校团委书记代金贵表示,希望能够依托学校学科特色和资源,为乡村教师的实践育人提供新思路,共同探索扎根乡土的劳动教育新途径,共同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推进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期待大中小学校一起共同聚焦劳动教育,创新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让劳动教育成为滋养乡村孩子全面发展的源头活水。

“从2008年至今,51位华农研支团的志愿者与本禹希望小学共度了17个春秋。对于山区孩子们来说,支教老师就像他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孩子们看到了外面更精彩的世界,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贵州省百里杜鹃管理区大水乡本禹希望小学校长黄承宇说:“通过参加此次培训,既收获了名师们丰富的经验分享,又获得了具体的教学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

参训教师在认真听课

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为民小学教师尹会友感慨:“这次培训传达的理念不同于传统认知中的简单劳作,而是将学校教育、社会需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综合性教育。我看到了“耕读劳动+”教联体的探索方向,明白了只有多方协同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湖北省建始县教学研究指导中心徐菲老师表示:“通过本次培训,我对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创新方法、县域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还有AI等前沿技术赋能中小学教育等方面有了新的思考。相信这些对劳动教育的新认识能够助力我县劳动实践教育进一步提升,实现‘耕’与‘读’的深度融合,让更多孩子受益。”

参训教师合影

据悉,今年是华中农业大学连续18年举办乡村教师来汉培训项目,已有600余名乡村教师先后来到武汉学习交流。

上一篇:清末第一赘婿左宗棠,与妻子结婚多年,连生3女,就是无子。妻子劝他纳妾,他死活不同意。这时,丈母娘亲自出马,左宗棠一秒乖巧。清末的湖南,有两位名臣令人铭记:一位是曾国藩,一位是左宗棠。  但你知道吗?这位收复新疆、与沙俄谈判、被誉为“晚清战神”的民族英雄,年轻时竟是入赘的上门女婿! 左宗棠出身农村,却是七代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八岁就能写八股文,十五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眼看人生高歌猛进,却在最意气风发时,父亲离世,家道中落。 那时候的他,口袋空空,连走进周家提亲的底气都没有——毕竟,周家可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 但周家不嫌他贫,父母力主这门亲事,不仅把女儿周诒端嫁给他,还主动提出让左宗棠入赘,替他承担婚礼费用。 从此,左宗棠成了“赘婿”,却也因此拥有了全家人的鼎力支持。岳父岳母倾力扶持,妻子更是贤良淑德、无怨无悔。 左宗棠三次进京赶考皆落榜,落寞归来之际,周诒端始终不离不弃、劝慰鼓励——这份夫妻情深,在左宗棠心中,重如泰山。 结婚多年,连生三女却始终无子。周诒端深知“无子即为绝后”,反复劝丈夫纳妾。左宗棠却始终不肯,因为他不忍伤她的心。 最终,丈母娘出马,左宗棠才点头答应纳了妻子的贴身丫鬟张氏。天不负情深人意,几个月后,周诒端便诞下长子左孝薇,张氏随后也育有三儿一女。 然而天妒良缘。1870年,周诒端病逝,年仅59岁。远在军中的左宗棠闻讯后悲痛万分,此后再未娶妻,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国家。 这段深情,不亚于他的忠国情怀。 清朝后期,新疆危机四伏,沙俄侵略步步紧逼。朝堂上,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左宗棠却誓死反对。 慈禧太后没有表态就退朝了,左宗棠却不退,独自进宫面圣。他直言收复新疆势在必行,甚至写下生死状、抬棺出征——不胜,誓不回京! 慈禧最终被他打动,批准出兵,还罕见地动用了自己和光绪的私房钱支持军费。 出征前的左宗棠,已近古稀,身染重病,却亲披战甲,亲临战场督战。他成功收回伊犁,全境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土地,完好无损归于华夏——这是晚清最壮丽的一场胜利。 左宗棠得胜还朝,光绪过生日那天,他因军务来迟,未及跪拜。有小人立即上书弹劾他不敬天颜。 慈禧却霸气驳回:“左大人为国家立下大功,十年内免于弹劾!” 如此知遇之恩,怎能不让左宗棠感怀涕零? 左宗棠一生,忠国忠君,勤政为民。他创办福州船政局、甘肃机器局,推动中国近代化工业发展;他剑指边疆,收复失地,是民族的脊梁。 他与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而在很多人心中,他更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正如书中所言:“左宗棠是帝国的鹰派,是晚清的战神,是民族的精神灯塔。” 在将近七十岁高龄,依旧带病出征的他,用生命践行了“为国守土、誓不退缩”的誓言。 他的传记《左宗棠全传》,细致描绘了从入赘寒门书生,到抗敌英雄的传奇一生——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担当,有智谋。 书中不仅讲述他戎马一生的战功显赫,更展现他如何在乱世中坚持良知、践行实业救国的信念。 读《左宗棠全传》,你会看到一个失败三次却不言弃的书生;一个为妻守情、为民请命的忠臣;一个用血性捍卫疆土的晚清战神。 越读,越敬佩;越了解,越钦服。 越是今天,越该重读左宗棠!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获取《左宗棠全传》,看他如何从赘婿逆袭成一代战神,如何把忠肝义胆写进中国近代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11-2025 www.qyx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新闻网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010-57430105,13521019329 投稿邮箱:zgqynews@163.com
京ICP备11036487号